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地炼鲁企油源“多点开花”
2015-06-29

  近日,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392万吨,较4月增加了21%。俄罗斯已经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而随着俄罗斯国有原油公司与中国签署更多的协议,俄罗斯可能长期为中国输送更多原油。




  而就在此前,中化工集团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双双宣布,就原油供应和中化工旗下中化工油气股权收购事宜达成协议,俄油每月向中化工提供20万吨原油(4.8万桶/天)。




  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山东地炼企业目前加工原油的比例已达近80%,但大多以南美重质原油为主。而中化工与俄油的合作,让山东地炼可以使用俄罗斯的轻质低硫原油。“地炼股权换油源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深入,对于缺乏油源的地方炼厂而言具有借鉴意义。”金银岛分析师李凤莲分析。合作意义深远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俄罗斯石油将向中化工长期供应原油,并认购中国化工下属油气公司30%的股份。




  “单纯从数据上来看,中化工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股权换油源的合作协议,全年能从俄油获得240万吨的交易量,相当于中化工原油进口配额的1/4。”李凤莲说。




  在李凤莲看来,现在中化工旗下炼厂主要加工的俄罗斯原油品种为ESPO(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运输管道)混合原油,如果未来俄罗斯石油长期供应原油,估计将以ESPO原油为主。俄罗斯原油属轻质低硫原油,品质优于中东原油。中化工看重的,也许是后期更深入的合作。




  “中化工与俄石油之间的合作,目前来看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中化工将获得更为稳定的原油供应和外国资本的注入,而俄石油则拓宽了其原油下游的渠道,并且通过入股下游的炼化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油价波动以及欧美制裁带来的风险。”李凤莲说。




  在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看来,中化工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原油进口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俄罗斯在今年5月已经冲至国内进口原油第一的位置,进口量约392万吨,相当于92.7万桶/日。而在2014年,从俄罗斯的平均月进口量只有约275万吨,相当于65万桶/日。也就是说从去年到现在,国内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增长了近43%,涨幅非常可观。”李彦分析道,2005年10月,俄罗斯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商,随着长期原油供应合同的履行,未来几年来自俄罗斯的进口原油很可能继续保持高位。




  由于拥有地缘优势,与WTI、布伦特和迪拜原油相比,ESPO原油的输油成本更低。俄远东原油只要4天左右就能运送到国内客户手中,而用中东的油轮需要3周,巴西的油轮需要5周。




  从物流方面考虑,ESPO原油也较为适合中化工。其一,ESPO原油主要从俄罗斯远东港口装货,距离中化工炼厂最集中的地区山东运距相对较短。其二,俄罗斯远东港口码头级别均在10万吨级别,装货船型以阿芙拉船型为主,山东龙口、莱州、青岛三个港口均可靠泊,卸货较为便利。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接受人民币作为购买石油付款方式后,预期未来会有更多的俄罗斯石油出口到中国。”李彦说。获取原油新途径




  山东地炼多年受油源所困,从2002年开始寻求“靠山”,国内央企先后有中海油、中化工、中石化、中石油等参股或控股山东地炼,一次产能高达4460万吨/年,这对于山东地炼原料资源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山东地炼原油占原料比例已经高达近80%。




  自今年年初,针对地方炼厂炼油原料结构调整的呼声“震耳”,困扰了地炼人多年的原料问题再次被业界放大。今年5月底,在经过长达3个多月漫长争取及等待后,东明石化成为首个享有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方炼厂。




  而据导报记者了解,目前有5家山东地炼企业将陆续接受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的评审,最终审核结果将于近期公布。在山东地炼中,有绝对优势且呼声最高的炼厂有利津石化、亚通石化、万达天弘新能源、垦利石化等。在解决完原油使用权的问题后,业界再度迎来了新问题:进口原油从何而来?




  中宇资讯分析师高青翠认为,随着原油及燃料油进口渠道拓宽,山东地炼加工原料品种发生明显改变,而在原油进口使用权企业名单公布之前,甚至有不少企业通过中字头企业获得进口原油资源,但大多以南美重质原油为主,其中马瑞原油及巴西原油最为熟悉,但这些原油多以高密高硫“著称”,而像尼日利亚原油等轻质原油货源仍较紧俏。




  “地方炼厂仅仅获得使用权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看来,地方炼厂即便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依旧像天上的‘风筝’,要想在原料市场获得自由,地方炼厂仍需努力。”高青翠说道。




  “中化工与俄油的合作,让山东地炼可以使用俄罗斯的轻质低硫原油。”李凤莲告诉导报记者,中化工下属企业中,正和石化、华星石化、昌邑石化三家企业共用中化工拥有的1000万吨原油配额,而中化工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协议将为坐拥2500万吨/年的中化工集团解决部分炼油原料问题。而安迅思统计的船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述3家炼厂采购的俄罗斯ESPO原油超过100万吨。




  “在中国逐渐放开地炼原油进口资质的背景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地方炼厂与中化工一样,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和进口配额,这或将引起一些国际石油巨头的兴趣。通过国际石油公司的注资,地方炼厂在充实自身资金实力的同时,也可解决原料供应的大问题。这种合作模式也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李彦预测道。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