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十三五”规划 继续提升药用玻璃质量标准
2015-07-09

  6月19日,由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主办的“十三五药用玻璃发展规划”座谈会在沧州举行。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处长李宏、王学恭以及药用玻璃企业60多名代表出席座谈。企业代表一致建言,“十三五”规划加强政策引导,继续提升药用玻璃质量标准,实现产业升级,净化市场。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秘书长蔡弘表示,“十三五”规划启动编制在即,协会受工信部委托负责起草药用包材的规划内容。近期,协会将组织多种形式的座谈,广泛听取企业的呼声建议,力争在“十三五”规划中有所体现,促进药包材产业健康发展。




  药包材成为药品质量关键点




  中药注射剂召回、“铬超标胶囊”事件……这些药害事件背后无不与药包材、辅料质量息息相关。




  国家药典委综合处处长洪小栩认为,我国制药行业高速发展了三十年,目前化学原料药、仿制制剂生产水平已基本达到国际标准,但是药用包材辅料差距较大,已经严重制约制剂的发展。近年来,跨国药企在药用包材、辅料上加大了研发力度,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热点,国内企业在“十三五”规划中需要迎头赶上。




  据悉,过去我国药用包材缺乏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制药企业对其重视不够,无限压缩药包材成本,导致药包材企业经营困难,也由此引发了一些药害事件。在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的多方努力下,药用包材首次与药品提升到同等地位,写入“十二五”规划,加大了政策扶植力度。




  蔡弘表示,药用包材写入“十二五”规划提振了行业发展信心,也让制药企业重新审视药包材在药品质量中的作用。“十二五”以来,药包材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涌现出预灌封注射器,中性硼硅玻璃安瓿等一批创新型产品和企业。有些产品质量已经与国外产品相差无几,逐步实现国产化,并走出国门。




  药包材企业寄望“十三五”




  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中性硼硅玻璃并取得成功的企业。其董事长王焕一说,现在制药企业对药包材质量越来越重视,对价格的敏感度逐渐降低,如果国家政策进一步明确提升标准,产品升级换代,药包材企业的春天就真的来了!




  以药用玻璃为例,我国广泛采用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造成玻璃脱片、药液澄明度问题等质量隐患。国家发改委分别于2007、2011、2013、2014分别将一级耐水药用玻璃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国家食药总局也发文加强药用玻璃包装注射剂的监管,要求生物制剂、特殊药品采用双一级耐水玻璃。但是,在中性硼硅玻璃推广应用中仍存在巨大阻力。




  阻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大多数注射剂包装企业生产的是低硼硅玻璃,转型中性硼硅玻璃能力不足,怕影响当下利益,得过且过;二是相当一部分注射剂生产企业从成本方面考虑,采用中性硼硅玻璃必将加大生产成本,不愿意使用中性硼硅玻璃;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明确只有中性硼硅玻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耐水双一级玻璃,给企业留有选择余地。




  正因为如此,药包材企业对“十三五”规划寄予厚望,座谈会上企业代表建言踊跃。建言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希望“十三五”规划编制得更为具体,明确推广中性硼硅玻璃的时间节点;二是提高药包材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升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三是产品更新换代平稳过渡,特别要加大基础研究,论证产品的安全性;四是希望国家加大对药包材创新企业的扶植力度,在专利保护、税收、贷款上政策有所倾斜。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