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中国钛谷”舞动创新之翼
2015-09-14

  前不久,我国首个利用整半球冲压成型技术生产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球壳在陕西宝鸡高新区诞生,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实现了核级锆材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宝鸡首家民营钛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规模空前的钛博会盛大召开……

  今年上半年,宝鸡高新区钛及钛合金产业亮点纷呈。在国际经济增速放缓、钛材市场持续低迷的困难局面下,高新区把提升钛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钛及钛合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宝鸡高新区钛产业实现经营总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4.4%。

  作为西部首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宝鸡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钛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等殊荣,成为宝鸡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2013年被提出以来,地处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交通枢纽的宝鸡高新区,更是积极抢抓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造科技新奇迹。

  创新成果精彩纷呈

  品牌效应凸显

  古有青铜器,今有钛合金。钛产业作为宝鸡市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也是宝鸡市重点打造的两个千亿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倾力打造“宝鸡·中国钛谷”,从产业发展、军工保障、金融支持、品牌建设和城市布局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划,将钛产业发展与国家层面的战略思考、地区层面的发展转型、行业层面的优势汇聚、企业层面的角色定位、社会层面的宜业宜居等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宝鸡市钛谷知识创新区、钛谷生产物流基地、钛谷商务金融文化区3个板块建设正全力推进。宝鸡已形成以宝钛集团为龙头的钛及钛合金新材料产业集群,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钛工业体系,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成为我国钛及钛合金材料生产、研发、技术和人才交流的聚集区和示范区。

  宝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郝晋升介绍,高新区作为宝鸡市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以钛为主,钨、钼、钽、铌、锆、铪等稀有金属加工并存的金属材料加工、销售、研发基地,汇聚了以宝钛集团为龙头,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于一体的企业440多家,其中有50余家被认定为钛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钛材加工装备、技术水平及生产能力均居全国第一,生产能力占全国的60%左右,市场份额占国内钛加工材市场8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20%以上,承担着全国95%以上高端钛材产品的生产任务。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钛行业新添了防弹钛及钛合金头盔、玻璃幕墙钛合金卡子、钛合金心脏起搏器壳、新型钛合金人工关节、颈动脉钛合金止血钳等“生力军”,这些新产品不但能在国内市场替代同类进口产品,还出口到了国际市场。

  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彰显了宝鸡高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下,“宝鸡·中国钛谷”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而“钛谷”效应又为宝鸡高新区引来了众多大项目。如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宝钛集团投资26亿元的国家核级锆材研发及检测中心暨核级锆材生产线项目落户园区,形成了包括核级海绵锆、锆合金熔炼、锆材加工等在内的完整的核级锆材产业体系,填补了国家核级锆材生产的空白;亚洲最大的钛粉企业富士特钛业公司落户宝鸡高新区;欧亚公司不仅有明星产品钛合金旋翼式飞机,而且自主研发的钛合金自行车拥有多项钛合金自行车及配件专利,在国内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今,宝鸡高新区钛企业年出口各类钛材料400吨以上,产品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美国波音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实现合作,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宝鸡·中国钛谷”已成为世界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在“中国钛谷”建设过程中,宝鸡高新区决策层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园区结合自身钛产业的实际情况,主动出击,与清华大学“联姻”,引进清华大学挂职人员6名,积极帮助企业聘请首席工程师,为博远信航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聘请6名高校教授担任首席工程师。先后建立国家及陕西省级技术中心40个,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0个,低碳钛技术标准研究等一大批科技创新项目在宝鸡高新区这片创新热土上蓬勃发展。

  平台建设再推进

  企业创新有保障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为建设更好的“钛谷”,努力建设各类平台载体解决企业成长之困,努力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激发创新主体的原动力,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联盟(简称“钛产业联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平台。

  为推动钛产业的发展,在陕西省发改委的指导下,由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宝钛集团等作为发起单位,成立了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联盟,目前已有成员单位81家。自成立以来,钛产业联盟在推动宝鸡高新区钛产业项目建设,开展相关知识产权培训,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钛产业联盟作为联结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了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过去,由于钛和钛合金市场交易方式落后,信息资源渠道有限,定价机制不透明,运营成本和客户成本过高等因素,钛行业中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12月,筹备了几年的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在宝鸡高新区挂牌。“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的成立,解决了产业链末端的市场之困,帮助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真正实现价值化。”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有了交易中心,园区企业买卖钛材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买家确认商品后,将货款的30%打入交易中心账户,仓储和物流安排发货,成交后再支付余款,一方面企业减轻了采购和销售成本,另一方面用户有了更好的选择钛产品的新渠道。

  据了解,除了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和钛产业联盟,宝鸡高新区还成立了国家钛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钛产业专利导航试验区等平台和载体,为园区企业共享创新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下一步,宝鸡高新区将加大建设国家钛产业专利导航发展实验区工作力度,包括确保国家钛材产品监督检测中心建成投用,低碳钛材及产品标准化委员会设立,钛材交易中心交易额超过30亿元,钛材料创新服务中心验收达标,发挥新材料高技术创业投资基金、高端装备基金投资引导作用,提升“宝鸡·中国钛谷”品牌。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