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氯化铵出口能否撑起一片天
2015-12-08

  在了解氯化铵行情之时,不论是贸易商还是生产商,最多的感慨便是“2015年的化肥冬储怎么啦,为什么千呼万唤也不出来?”。目前氯化铵市场比较混乱,虽然企业走货不佳,但多高报低走,湿铵主流挂牌出厂报价430-480元/吨,干铵主流挂牌出厂报价470-530元/吨,据市场反馈,湿铵主流送到参考价在450-480元/吨左右,干铵主流送到参考价在480-530元/吨左右,个别大单甚至更低一些,且普遍一单一议或保底至年底,个别甚至可至明年2月底。面对此时低迷的行情,便有厂商将目光转移至国际,这无疑是条不错的出路,但毕竟肥料用氯化铵出口数量在企业中只是少量,据某年产30万吨的企业介绍,正常情况下年出口量最多仅为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且全国23家联碱企业,可出口企业占五分之一左右,所以整体来看国内是根本,国际只是翘板,而综合近期的氯化铵行情,此翘板的支撑力度并不强,不足以给国内低迷的市场撑起一片艳阳天。




  唯一利好:出口支撑




  据国家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肥料用氯化铵出口总量56.12万吨,较2013年相比增长比增长40.91%,2015年1-10月份出口总量78.2万吨,已超出2014年全年总量22.08万吨;除了氯化铵直接出口,还包括氮磷二元肥的间接出口,2014年全年出口总量67.21万吨,2015年1-10月份出口总量74.13万吨,已超出6.92万吨,且出口还在继续,数量上虽说很难估测,但因国内行情低迷,部分厂家将重心转移至国际,低价保销量,所以接下来的出口数量或有增多迹象。另外,业内人士关于下调出口关税的呼声较高,但阻力较大,若真有望实现的话,无疑对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市场上仍有错综的利空因素交织。




  首先,老生常谈--产能过剩




  氯化铵行业老生常谈的问题便是产能过剩。谈起大的背景环境,第一,受保护的化肥行业逐渐走入市场化;第二,粮食价格下滑,终端农户的购买能力减弱,积极性便有所削弱;第三,据黑龙江农垦发布消息称,未来将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要求“稳稻、减玉、增豆、强经作”,这对于氮肥的使用量将有所减少,而企业的产能和产量仍在,需求或会有所减少。产能过剩的状况也有更加凸显的趋势。  




    另外,12月份的天气“不作美”,雨雪天气多,温度较低,对于联碱企业来说不适宜检修;加之因氯化铵价格下行明显,联碱企业利润空间极度缩小,所以企业有意保持纯碱价格坚挺,如华东地区轻碱主流成交价在1100-1200元/吨左右,目前各企业的纯碱库存不多,走货情况尚可,上月检修企业的产量也在逐步恢复中,本月仅河南、安徽的两家联碱企业计划进行检修,那么本月也就步入了生产旺季,意味着开工率会长期保持较高位。




  其次,“结伴同行”--需求不旺




  复合肥:化肥行业整体进入寒冬期,经销商现多以观望为主,据了解,现复合肥企业原来哦库存并不高,但复合肥企本身成品高库存、低开工,走货不畅,即使企业在价格方面做了很大的让步,但还是难以刺激下游的积极性,仅是老客户打款较多,也有部分暂不拿货,还有一部分是下游纯粹的观望,期待出现更低的价格时拿货。整体复合肥市场上空笼罩着观望气氛,以致于各企业暂时不敢轻易行动,直接导致对原料的采购活跃性较低,氯化铵也便难逃厄运。




  再次,同“族”相“杀”




  尿素:近期最令人欣慰的消息就是国际,11月28日的招标中印度总中标量137-145万吨,虽说价格较低,约1400元/吨到港,但我国中标量约90万吨,很大程度上给予厂家对库存方面的信心,支撑了局部如山东地区尿素价格小幅探涨,主流出厂报价略涨至1380-1400元/吨,但并不意味着国内尿素行情可以一味上扬,一方面,整体尿素行业开工率在78.21%,偏于高位,因国内需求欠佳,尿素企业走货不畅,厂家库存压力仍较大,简言之,供需矛盾凸显;另一方面,支撑因素持续时间或不长,且力度不强,因下游拿货不积极,习惯与生产商打价格博弈战,所以在实际成交中仍有商谈空间,仍有被打回低价“原形”的可能。那么在后期尿素降价之际,氯化铵的价格优势地位将被再次削弱。




  最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资金链:随着2016年春节的到来,氯化铵企业也在准备过个“消停”年,为了刺激下游打款的积极性而不断扩大优惠力度,但因2015年冬储市场一再推迟,原料市场销售不畅,下游并不打算在年前的原料采购上投入大笔资金,所以氯化铵企业的优惠政策实则效果并不显着。




  后市走势:难以撑起“艳阳天”




  氯化铵部分企业的订单陆续执行完毕,若继续无订单可签的话,企业只能选择退让,成全下游掌握主动话语权,氯化铵价格就随之下滑。综合上述因素可知,在众多利空因素交织的行情下,仅靠出口是难以挽救氯化铵整体的低迷行情的,后期价格仍有回落空间。但一味观望并不能等来好的行情,也难以带来化肥行业的春天,各企业在谨慎的同时更要凝结行业间相互信任的力量,共同稳价迈入冬储。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