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回顾十二五 平煤神马成长为能源集团
2015-12-08

  “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快速发展成为一家以煤炭、化工为主营业务,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成为河南省两家资产、收入“双千亿”之一。




  “十二五”期间,平煤神马集团加快煤炭产业战略性调整,推动煤炭结构由电煤为主向化工煤为主转变。建成全国最大的焦化生产基地,焦炭产能由1025万吨增长到1600万吨,一级焦比例达到30%,煤焦油深加工能力80万吨,LNG、高纯度硅烷等高附加值产品投产运行;大尼龙格局初步形成,工业丝、帘子布产能增长20%,尼龙主导产品总产能达到38万吨、增长了70%,差异化产品比重达到50%;盐化产业充分发挥烧碱、工业盐等优势产品产能,大幅压缩PVC产能,新增耗氯精细化工产品10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覆盖光伏、高端银浆、锂电池等多个领域,光伏刃料产能国内第一,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2万千瓦;全力推进“退城进园”工作,许昌首山焦化、叶县尼龙化工、开封精细化工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天宏焦化、开封东大、帘子布东厂区整体搬迁正式启动,氯碱股份、材料加工搬迁完毕,飞行化工、橡胶轮胎、三梭公司土地出让基本完成,转产接续的己二酸己内酰胺一期项目投产,预计2016年底帘子布整体搬迁后,尼龙总产能达到百万吨级水平。




  五年间,该集团在安全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安全生产情况




  5年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地面单位保持零死亡,煤矿单位百万吨死亡率0.1285,远低于国内煤炭行业0.257的水平。131处小煤矿中,目前已淘汰关闭90处,数量居全省第一。




  2、结构调整情况




  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先后投入145亿元,加快煤矿装备升级和环节改造,推动煤矿单位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整体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成本总额下降11%;坚持“以焦促化,以化养焦”,形成了32种高附加值、系列化的精细化工产品,煤炭综合产值提升2.4倍;发挥尼龙产业链一体化运营优势,推进规模、技术、装备升级,尼龙66生产效率翻了一番;坚持一企一策,全面开展盐化产业运营提升和减亏治理,整体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组建节能服务公司,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深入开展污染源治理和节能降耗工作,5年间集团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9%。




  3、资本运作与合资合作情况




  先后组建了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等多元化融资平台,开发了海外贷款、融资租赁等低成本融资新途径,培育了华瑞科技、天成环保等一批“新三板”后备上市资源,拥有平煤股份、神马股份、新大新材三家上市公司;通过常规融资与期货套期保值、私募基金、并购基金、融资担保、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投融资业务相结合的方式,新增融资376亿元,确保职工工资等刚性支出,维护了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梳理盘活现有闲置土地、房产等存量资产,加快8家单位940亩土地资产处置,收回资金16亿元;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开展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合资合作,经营范围覆盖国内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球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美国、日本设有两个子公司,5年间进出口总额累计22亿美元。




  4改革创新情况




  混合所有制企业已占二级子公司总数的70%,促进了国有企业资源、管理优势与民营企业机制优势的有机融合;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在合资企业试行干部分级管理、探索职业经理人试点,加快构建“三工转换”用工机制,严控企业用工总量;推进项目建设领域改革,引入社会优质资本,推行EPC工程总承包、合同能源管理等项目建设新模式;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加快创新驱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集团已拥有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全煤首家能源化工研究院,建设了行业首家炼焦煤资源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针状焦等一大批科研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高纯度硅烷产品质量国际领先,高品质己二酸等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三基炭素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试产成功,企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




  5民生改善情况




  牢记“职工是第一牵挂”。持续加大住房建设力度,5年来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和保障性住房2.7万套、竣工1.6万套,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人劳模小区,建房总数达到集团建矿以来的近50%。积极完善小区配套服务设施,重点解决供电、燃气、职工出行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矿区供水改造和饮水工程9项,解决了14万名职工家属的吃水难问题。切实关爱职工身心健康,扩大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加强困难帮扶工作,累计发放各类慰问金、救助金和助学金1.5亿元,救助帮扶困难职工35万人次。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