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首届“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论坛”在云南楚雄隆重举行
2016-08-01

  2016年7月27日,首届“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论坛”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云南冶金集团、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主办,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禄丰县政府、武定县人民政府协办。




  论坛期间,正值楚雄一年一度的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激情燃烧火把,万人左脚狂舞。燃烧的火把既点燃着楚雄钛产业建设的激情,同时照亮了云南绿色钛产业的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突出了“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的主题,着力于打造楚雄绿色低碳新钛谷的品牌形象,提升绿色低碳钛业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此次论坛分为上午钛产业主论坛和下午钛材分论坛、氯化钛白分论坛三个部分。




  钛产业主论坛由中共楚雄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斌先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田永先生,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严锡九先生发表开幕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主持。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建良先生、中国钛白粉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渊德先生、北京航空航天材料研究院教授闫渊林先生、宝鸡钛产业研究院院长盛利先生各自发表了主题演讲。




  专家代表表示,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科技投入非常大,科研体制发生很大变化,这给予企业很大的创新发展机遇,钛企业要做好自己的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潜心研究,把握大势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扩大钛的广泛应用。同时,专家们介绍了云南禄丰钛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表示该园区将依托云南省资源优势,以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为主线,以钛白粉、钛材深加工应用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转变钛产业发展方式,细化多项措施。远期规划要求加强海绵钛生产理论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装备。




  另外,本次论坛集中发布了海绵钛、钛合金、钛白粉的招商项目目录,其一大亮点是用细分化的民用钛市场应用来定位禄丰钛工业园区的钛企业投资。他们提出针对钛产业项目规划目标,将对资源和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和细分,筛选出含金量高的“亮点项目”,为企业投资进入市场提供帮助。




  氯化钛白分论坛由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建良先生主持,清华大学崔爱莉教授、东华工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徐兴荣先生、昆明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姜华先生、加拿大G&J公司营销总监邢亚斌先生、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营销副总单坤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刘建良先生表示:“新立钛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挑战中成长,在竞争中挺立,在拼搏中前行,在奋斗中走向优秀。新立钛业始终坚持以“以资源为




  龙头,做大做强氯化钛白粉产业,做精做深海绵钛及钛材深加工产业”为目标,打造集采选、冶炼、化工、钛金属深加工等为一体的钛产业链。”




  然而,当前我国高端钛产品核心生产技术仍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高度垄断,其中一项就是氯化钛白技术,我们要打破这种技术封锁和产业垄断,建成一条中国自己成熟、完善、有竞争力的钛产业链,关键要通过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形成合力。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氯化钛白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发扬壮大中国的氯化钛白之路,氯化技术不仅是企业的资本,也是国家的财富。




  钛材分论坛由云南钛业总经理李志敏先生主持,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竹明先生、云南楚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峰先生致辞,云南楚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中心经理刘昆先生、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淡所总监齐春华先生、云南冶金研究院方树铭先生、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起华荣先生、无锡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熊孝经先生、北京大学教授余伟先生、云南钛业余先永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钛产业是云南省重点扶植的优势产业,钛产业已成为楚雄州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当地已经形成了从钛矿采选到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再到钛加工材的产业链。




  专家代表们表示,云南将充分利用航空航天、舰船工业、海洋工程以及新兴民生领域对钛的需求,发掘现有制造潜力,引进外界资源,丰富钛产业链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实现云南“新钛谷”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昆钢新材料集团及其旗下的云南钛业公司将围绕国家和云南省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以延伸产业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为目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云南钛业公司也将以楚雄禄丰钛产业园为枢纽,采用政企共建模式,与上游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等产业形成联盟,借助云南省重点培育和打造新材料产业的契机,利用好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在现有钛及钛合金熔炼、板卷轧制的基础上,着力延伸产业链,开发更多面向军工、海洋工程、和医疗健康产业的高附加值钛及钛合金产品,形成30~50亿元产值的高端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助推昆钢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服务国防军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将国内唯一完整拥有从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钛板卷,到高端军用及医疗用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的楚雄州,培育和打造成为继传统钛谷宝鸡之后的“中国绿色新钛谷”。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