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江苏基地拟新增1.8万吨产能 当升科技围猎三元材料
2018-12-18

  随着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格局渐趋稳定,三元材料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到了“高手过招”的境界。




  从2018年扩产主体来看,包括主流三元材料企业、三元前驱体企业、跨界上市公司。市场舞台的正极材料企业主角虽多,但最终能享受市场红利者却寥寥无几。




  未来的决胜者会是谁?当升科技(300073)在12月13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称,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才能立足。未来正极材料行业的竞争一定是技术、客户、资金、成本(原料等)的全方位竞争,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进入国内外优质供应链,且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和原材料优势的企业才能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导者和最终胜出者。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三元材料产能渐渐显露出结构性产能矛盾,NCM523及其体系之下的三元材料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甚至中低端三元材料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但是,以NCM622、尤其是NCM811为主的高镍三元等高端产能依然存在不足。基于此,以当升科技为代表的主流正极材料企业都在瞄准高镍三元加码布局。




  产能方面,当升科技供不应求。2018年上半年,公司同时启动了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三期工程的建设和江苏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的筹建,其中三期工程将为公司带来新增产能1.8万吨。




  常州项目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规划建成5万吨,预计到2023年全部建成投产,计划总资30亿元。目前两大项目均在紧张推进中,新增产能将在明年逐步释放。




  产品方面,当升科技常州基地按照NCM811/NCA进行设计,可以生产NCM811/NCA、NCM622、NCM523等全型号动力多元材料,同时为将来固态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预留了升级空间。




  当升科技组织专门团队加大固态锂电材料的开发,并与国内科研机构就上述前瞻性材料的开发建立创新联合体,同时为欧、美以及国内等多个具有固态锂电领先技术的国际知名公司和科研机构进行配套开发,目前已完成对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产品性能获得广泛认可,后续将继续开展合作开发,推动科研成果高效产业化。




  产业链方面,当升科技一方面与上游矿产资源供应商加紧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加速推进三元前驱体的研发和合作。




  锂原料供应上,当升科技与美国雅宝保持合作,同时积极开发中国青海盐湖卤水提锂项目。




  钴原料保障上,借助大股东北京矿冶科技集团的平台和技术优势,积极寻求合适的上游资源是当升科技最主要的策略。同时,辅以废旧动力电池材料回收布局,比如参股匠芯电池。




  9月21日,鹏欣资源(600490)同意刚果(金)SMCO生产量30%的初级氢氧化钴提供给当升科技生产所需钴原料,供货期为从第一船货提单日起5年。最终购销合同将在刚果(金)SMCO氢氧化钴生产线投产后正式签署。




  12月6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北京矿冶科技集团与金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开展上游镍、钴、锰等优质矿产资源开发;二是推进成员企业之间在锂电正极材料与前驱体领域的深入合作。




  当升科技董事、总经理李建忠向高工锂电表示:“其实公司很早就涉及三元前驱体制备的相关技术,是全球为数不多同时掌握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材料专利技术的企业。”




  高工锂电从多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中调研获悉,未来,在高镍三元材料的市场竞争中,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将占据非常大的技术比重。这也是当升科技此时顺势加大三元前驱体布局的根本原因。




  目前,华友钴业、格林美、厦门钨业、容百科技、杉杉能源、巴斯夫、优美科等国内外主流三元前驱体企业或三元材料企业都在为中国后补贴时代的市场发力,暗流涌动。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国内三元材料市场一线梯队格局已经形成,2018年的新增产能走向部分将会像动力电池产能一样,规划整期项目尚未完全投产就面临被淘汰可能,部分产线会沦为一线梯队企业的加工厂。整体来看,高镍三元是主流的发展方向且未来需求量大,但部分企业只能是陪玩。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