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出售铜的全球贸易商减少2015年从生产商手中购买的铜的数量,因担忧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将打压需求,且预计明年供应过剩。
受青岛港事件影响,银行已经紧缩金属的融资信贷,给小型制造商和贸易行造成冲击,且预计明年全球市场供应过剩。
新加坡一全球化贸易公司的贸易商表示,“过去无论是购买了5,000吨或50,000吨铜,你都可以找到买家。但今年不同了。”
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智利国有铜业公司Codelco敲定了亚洲铜升水基准。2015年有期船货的升水为较LME现货铜溢价为每吨133美元,低于今年的每吨138美元。
但贸易商表示,近几个月现货升水自9月的100美元上方大幅下滑至50美元,报价甚至低见20美元,意味着按期购买铜的进口商亏损。
“没有人想失去和Codelco的联系,但会减少购买数量,”新加坡一贸易商说道。
Codelco公司拒绝对此予以置评。
五家交易商表示,在新加坡运营的跨国贸易商与铜生产企业签署的合约发货量下降,估计年度合约发货量可能下降了30-40%。但总进口量不会下降这么多,因为贸易商将购买更多现货或季度合约铜。
交易商表示,一家大型跨国贸易商把合约铜售价大力降至120美元,甚至还有其他商家开出了更低的报价,表明他们认为明年升水将更低。
“很多人注意到,中国买家在今年的合约谈判中态度很不明朗,”贸易公司西安迈科铜业部门总经理Luo Shengzhang表示。
“这是因为2015年的需求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很多下游买家无法确定,明年是否还能获得同样多的银行授信。”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预计,明年铜将有大约39万吨的过剩供应,不过从以往来看供应总是低于预期。
如果供应不及预期,抑或授信状况有所改善的话,那么普遍倚重现货供应的趋势可能会导致铜溢价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