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塑料工业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和条件都产生了深入的变化。不论是中国产业经济转型还是国际上新1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来临,无1不对中国的塑料加工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行业发展中的保障与支持作用更加凸显。”在2014中国国际塑料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塑料展ChinanewPlas)召开前夕,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在接受采访时做出上述表述。由中国塑协主办的2014中国塑料展将于本月15日~17日在广州海珠区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
国内:传统优势逐渐弱化
“1025”是我国塑料加工业实现逾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行业发展的速度已明显地减缓。塑料制品产量年增长率,2012年为8.99%,2013年为8.02%,2014年1~8月为7.85%,预计“1025”期间平均增速为9%~10%,不到“1015”期间平均增速20.1%的1半。
对此,钱桂敬表示:“增幅回落和增速放缓缘由是多方面的。1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另外1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需空间也在缩小。两项需求减少的叠加是导致塑料制品增速放缓的直接缘由。除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外,我们也应看到塑料加工业本身的问题。产品结构不公道,中低档产品比例太高;部分产品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新增长点还没有构成等问题10分突出。”
钱桂敬认为,在过去10几年追逐型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塑料加工业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在国际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其竞争优势基本是以便宜劳动力支持的低级比较优势。目前这1优势正在削弱,同时资源、环境、能源的束缚力也在加大,传统盈利模式遭到挑战。
国际:产业革命新挑战来临
正值中国塑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上新1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风起云涌,与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构成历史性交汇,塑料加工业正面临新1轮的全球挑战。
钱桂敬表示,当前全球范围的新1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新1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渗透正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协同、智能、绿色、服务等正逐渐成为制造业的核心价值体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德国2013年提出的“工业4.0”概念,为本国的制造业描绘了1个光明的未来;美国近几年实行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国家战略,重振了制造业的雄风。
因此可知,信息化技术正深入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新1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酝酿和推动,改变了世界制造业的分工格局,这给中国塑料加工业提出了严峻挑战。这是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钱桂敬强调。
未来:技术创新带来新动力
如何应对当前内外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行业的健康延续稳定发展,钱桂敬认为关键还是要提升行业本身的内在驱动力,把量的增长逐步转化成质的提升,通过调解产业结构、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同等措施,推动塑料加工业的转型和升级。其中,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行业发展的保障与支持作用越发突出,利用“4新”(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塑料加工业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
“产品个性化、高端化、小批量、定制生产将是未来的新趋势。而最近几年来发展起来工业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3D打印等新技术,都为塑料加工业的定制化、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网络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制造将成为塑料行业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的加速器。”钱桂敬表示。
他还介绍说,即将召开的中国塑料展上“4新”技术和成果展区将是最吸引眼球的亮点,展区设立了塑料行业科研机构成果转让、塑料子行业特点区域、塑料科技成绩展现等多项对接服务板块,将为企业提供广泛的交换空间。北京化工大学和4川大学也会在展会期间推出多项最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