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烟酰胺市场竞争激烈,烟酰胺厂家国外有龙沙(瑞士)、凡特鲁斯(美国和欧洲)、印度吉友联等,合计产能约50000吨,产量38000吨。中国厂家主要有龙沙(广东)、兰博、兄弟科技以及崴尼达(烟酸)等。2014年中国烟酰胺产量17200吨,出口8800吨,进口2500吨,国内供应合计10700吨,消费9200吨,其中饲料消费约6200吨,工业消费3000吨。
2014年11月5日,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烟酰胺(维生素B3)生产线在广州南沙龙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投入使用。这是瑞士龙沙集团继2005年投产的烟酰胺(维生素B3)生产线后,在南沙的第二条生产线。新生产线年产能达15000吨,与原有的年产能10000吨的生产线一起,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及全球的烟酰胺市场领域。新投产的维生素B3新工厂自2011年开始动工建设,历时三年建成。项目的投资总额为5500万美元。建设的总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据悉,为响应广州市政府“退二进三”的政策要求,广州龙沙有限公司在今年四月关停了其在海珠区的年产5500吨的维生素B3生产线。龙沙大中华区总裁吕尚洁先生表示:“有了新生产线的投入使用,龙沙将能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履行对客户的长期承诺。同时,将更加巩固龙沙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和化工市场的领导地位。”
2014年11月12日,全球第二大烟酰胺的生产企业美国凡特鲁斯公司在南通工厂举行年产5000吨的烟酰胺建成投产典礼。此次投产的烟酰胺生产装置是凡特鲁斯在南通工厂的第三套装置,新生产线自立项、审批到建成历时14个月,产能达5000吨。南通工厂的产业链因之再次升级,完善了从3-甲基吡啶到3-氰基吡啶到烟酰胺的整个产业链。为了减少固定成本和物流成本、优化全球的产能利用率,凡特鲁斯在2014年的5月暂停了安特卫普工厂烟酸的生产,并永久关闭了烟酰胺生产装置,旨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需求,提升生产系统功能。
在12月19日结束的2014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凡特鲁斯亚太区总经理吕军在分析烟酰胺市场变化时认为,受到百草枯市场影响,预计2015年吡啶开工率下降。2013年中国吡啶开工率几乎达100%,2014年底,行业开工率仅有50%左右。这样的变化将造成烟酰胺上游原料3-甲基吡啶供应减少,价格上涨。由此带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烟酰胺厂家上游原料供应受限,产量可能会下降,二是原料成本推动产品生产成本提高。2014年4季度,虽然龙沙南沙工厂和凡特鲁斯南通工厂的投产增加了产能,但吕军认为产能的增加不意味着烟酰胺的供应量会增加,2015年原料市场变化是决定烟酰胺的供应量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