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耳收购杜邦苯胺装置巩固北美MDI生产
拜耳欲于今年3月收购杜邦苯胺装置以巩固北美MDI生产。拜耳材料科技聚氨酯业务区域产品副总Craig Caputo表示:“由于建筑市场的恢复,节能条规的推进和家居舒适性的发展趋势,北美的MDI市场非常具有发展潜力。此次战略性的收购能够帮助拜耳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要,巩固聚氨酯行业的领导地位。
2.万华36万吨苯胺装置投产使用
10月份万华化学36万吨配套苯胺装置开车,不仅不再外采苯胺,反而除自用后将有部分外销。橡塑助剂行业旺季不旺,由上半年的春季提前步入寒冬,其他如染料、医药、农药等行业对苯胺用量也没有明显回升。受此影响,本来预计消费旺季需求增长的趋势变成了萎缩状态,这也是第三季度行情出现下行的另一主要原因。
3.自8月起欧美聚合MDI生产商上调挂牌价,拉涨市场价格
自8月1日起陶氏化学将美国地区MDI价格上调每磅0.06美元。几乎同时,巴斯夫宣布8月聚合MDI挂牌价上调500元至15500元/吨;拜耳的MDI挂牌价亦上调300元至14800元/吨。三巨头同时调涨MDI报价较为罕见,可视为整个行业出现逆转的信号。
4.万华化学MDI调涨逾3%价格将迎趋势性上涨
万华化学10月聚合MDI挂牌结算价提至17800元/吨,较7月涨2600元/吨,涨幅17.1%,市场将逐步企稳回暖后,进入11月份聚合MDI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截至年底聚合MDI万华PM200市场经销价在13900元/吨-14100元/吨左右。
5.巴斯夫重庆MDI项目7月已完成机械竣工
巴斯夫执行董事会副主席、负责亚太市场的薄睦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投资额高达80亿元的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已于今年7月完成机械竣工,已经开始调试,整个项目将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进入开车阶段。
7月24日,巴斯夫公布了二季报,其中亚太区以欧元计价的销售额下滑5%,化学品业务领域的销售额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来自化学品以及农业解决方案这两个业务领域收益大幅减少。
斯时,国内化工业遭遇下游需求持续萎缩的窘境,企业效益逐级下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坦言,2010年到2013年中国石化行业的整体营利水平逐年降低,其中,石油加工行业营利水平较差,过剩产能、落后产能以及同质化建设较多。
因此,未来如何提振中国市场销售额,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我们的目标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在2013年到2020年期间在亚太地区投资100亿欧元,以实现在2020年在亚太地区实现250亿欧元的销售额,其中中国的销售额将达到120亿欧元。
6.亨斯迈与瑞士DISTONA签订MDI分销协议
亨斯迈(Huntsman)公司聚氨酯部门近日与专用化学品及原料国营经销商Distona股份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一年内将由Distona向瑞士胶黏剂、涂料以及弹性体厂家出售亨斯迈SUPRASEC品牌的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这是两家公司的首次合作。
Distona总经理David Nipkow先生说:“与亨斯迈团队合作我们感到很荣幸。我们是一家有活力的公司,热衷于化学,并不断树立产品在安全,责任以及配方方面的威望,这也是亨斯迈选择我们的原因。”
亨斯迈的销售经理Alfred Rasche称:“创造新型聚氨酯产品使我们在市场和应用领域更有价值,近年来我们已经在世界核心领域拥有大部分经销商,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并发挥产品最大优势,使销售额最大化。我们很高兴与Distona达成一致并期待更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7.亨斯迈计划在美建世界级MDI装置
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特种化学品公司亨斯迈(Huntsman)宣布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新建一套世界规模的MDI(亚甲基二苯二异氰酸酯)装置,该扩能项目的工程设计正在初步阶段。
此次产能扩张将增加40万公吨,预计将在2018年开车运行。亨斯迈表示,页岩气大大提高了美国装置的投资经济,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盖斯马MDI工厂占地760英亩,是美国最大的MDI工厂,目前正在进行扩能建设,预期明年工厂的MDI产能将增至50万公吨。
除了盖斯马工厂,亨斯迈聚氨酯运营项目还包括荷兰鹿特丹港和中国上海。
8.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区MDI项目开车
烟台万华集团于11月7日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产业[2009]305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老厂搬迁异氰酸酯一体化项目核准的批复》,烟台万华公司60万吨/年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全线开车成功,产出合格的MDI产品。
9. 11月24日美国巴斯夫宣布MDI产品遭遇不可抗力
巴斯夫对其位于北美路易斯安那州26万吨MDI装置宣布不可抗力,其所有Lupranate牌号MDI产品均受到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