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洪灾炒作已透支 棕油反弹聚风险
2015-01-08

  在交易商翘首迎接2015年之际,棕榈油市场却并未出现“开门红”的行情。虽然马来西亚洪灾炒作对期价走势形成隐性支持,但连盘的相对弱势则显示出基本面回暖预期依然飘渺不定。由于洪涝事件助力产量减少难以持续,对库存下滑的削弱能力或受到限制,短期的利多驱动难以诱发买盘大资金进驻,BMD毛棕榈油期货上涨空间或遭遇挤压风险。




  而国内终端消费表现清淡、国际原油价格萎靡不振,连盘更倾向于维持底部震荡的结构,反弹持续性值得进一步商榷。P1505合约在5100~5150元/吨附近的狙击不容忽视,筑底过程显得较为艰辛。




  洪灾炒作或有透支之嫌




  去年12月中下旬以来,马来西亚洪涝灾害引发棕榈油产量减少的忧虑,BMD基准3月合约自2100林吉特/吨附近筑底回升,且一度跃居2300林吉特/吨上方,期间最大涨幅接近10%。由于本周马来西亚季风潮可能向南移动,使得柔佛州和沙捞越州的灾情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危险,暗示天气炒作仍有望继续发挥效用,令期价短期维持高位波动之势,尚难快速坠跌,并可能向上冲击2350林吉特/吨的压力关口。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14年12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或环比减少20%至140万吨左右,有助于库存削减状态延续,或由11月底的227.8万吨回落至年末的200万吨上下,进而印证了库存拐头向下的季节性趋势,一定程度上封杀期价的回调空间。受洪水影响,2015年1月份的产量有望进一步下降,暗示马盘期货的开年好戏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但激情过后,弱势基本面或重新主导盘面,其中需求不济使得洪灾炒作存在透支现象。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2月份棕榈油出口环比下滑0.9%,降至131.3万吨,可能依然低于产出供给量。一方面,绝对结转库存较高,抑制期价上涨动能;另一方面,零出口关税政策仍无法挽救出口需求薄弱的现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政府于去年12月24日宣布将毛棕榈油进口税率从2.5%上调至7.5%,并将精炼棕榈油进口关税由之前的10%调升至15%,说明印度没有太大兴趣进口过多棕榈油产品,而需求对价格的调配或可能在更低水平寻找新的平衡点。




  国内消费依然不温不火




  国内棕榈油终端消费依然不温不火。全国24度棕榈油日均成交不足2000吨,部分区域更是出现了零成交的惨淡。受贸易商低价抛售库存及油脂整体需求增速放缓的影响,春节备货效应大打折扣,令主要地区港口库存呈现缓慢回升状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现货商的挺价能力。




  目前,全国24度棕榈油均价在5000~5050元/吨,与期货主力合约基本平水,广东、福建等地报价则低至4850~4900元/吨。相比之下,2、3月船期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口完税成本在5550元/吨一线,内外价差重现出现扩大之势,不仅说明国内终端采购兴趣疲软不足以为价格形成坚强的底部支撑,也使得外强内弱的市场结构进一步沉淀。




  其实,棕榈油的冬季消费往往弱于豆油市场,仅从豆油、棕油价差层面来看,当前两者现货标准等级价差平均在650~700元/吨,部分地区在500~550元/吨,大幅偏离历史均值水准,说明棕榈油需求依然面临被替代的威胁。而且,预计2014年12月份棕榈油进口总量将达到50万吨,1月份进口量可能在46万吨左右,或显著高于现阶段月度消费水平,对于期价仍有望产生向下压力。




  此外,原油暴跌对棕榈油的生物燃料需求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产油国增产逻辑不变、而需求动力不足,美原油期价已在向“50”时代挥别,沉底形态势必对棕榈油走势造成拖累。




  同时,CBOT大豆市场牛皮震荡的结构也难以为棕榈油期价注入利多因素,随着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越来越重,国际豆价仍有望掀起一波跌势,或利空油脂板块。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