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零关税”时代 钾肥企业迎来出口远航新机遇
2019-05-15

  近年来化肥行业发生诸多变革,出口政策不断宽松。一直以来作为特殊产品的钾肥,从2019年1月1日迎来“零关税”时代。近日,在中国(国际)钾肥外贸出口高峰论坛上,国内钾肥生产商、贸易商、出口商、港口服务商及国外需求方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钾肥出口远航新机遇。




  此次出口关税的取消,将进一步提升国产钾肥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对我国复合肥企业输出产品、技术、服务和品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国内过剩产能,规避恶意竞争,有助于出口企业提升利润,这将对钾肥乃至肥料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钾矿资源,全球分布极为不均,且生产、销售局面隶属高垄断行业。在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失败之后,钾矿资源争夺战越演越烈,从而将钾肥推升至战略性产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国内钾肥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过程。在此期间,企业亏损、倒闭、破产现象接踵而至,然而受伤极重的并非钾肥生产企业,而当属下游加工企业、贸易商,且对其造成的心理阴影久久挥之不去。据报道,当时国际钾肥生产成本不足120美元/吨,销售价格却一度上涨至700美元/吨。




  通过近几年努力,全球各国在加强国内钾肥生产与海外寻钾方面,均出现飞跃式的增长。然而,海外寻钾并非易事,需要具备长远规划与经济实力。




  “我国钾肥出口优势在于条件便利、品种齐、服务好、反应快,有运费优势。在市场开拓方面,‘一带一路’条件充分,要充分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具有契约精神,注意把控风险,注意细节,完美执行。”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专家委员周立惟说。




  “中国钾肥‘走出去’20年来,钾肥进口平稳,出口即将远航。”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联盟秘书长亓昭英表示。




  谈及出口政策,亓昭英认为,“零关税”钾肥出口政策给积累了60年的中国钾肥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产能奠定了“走出国门”的机会。同时,对企业形象、企业规模、产品质量、产品标准、技术水平、品牌服务和能耗成本要求会相应提高。




  亓昭英对于钾肥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措施提出建议:“要筑就企业品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获取产品出口份额;申请各类国家农业绿色项目;‘走出去’参与建设钾肥项目;参与各类标准的起草;打造绿色工厂,生产绿色产品;引入专业第三方监督机制;创新发展新产品。”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博士杨利飞说:“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首先考虑的不是我们付出多少,而是要权衡我们不参与会失去多少。如果不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那就意味着别人制定游戏规则,我们来执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广泛参与,是实现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的前提条件。”




  钾肥属于化工类产品,受政策与标准变化的影响较大。“化工产品普遍存在质量水平不高的情况,出口更多的是粗制产品,进口的是精制产品,附加值很低,钾肥应该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提升钾肥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标、达标活动必须开展,认证认可助力钾肥出口。”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工程师商立鹏表示。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说:“中国对外投资传统问题依然存在,获取有价值项目信息难,对外投资融资难,境外投资解决问题难。”和振伟认为,“一带一路”与“国际产能合作”为中国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但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环境压力不断增加,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加大。




  业内人士还强调了设备的重要性,设备稳定运行与降低维护成本是提高效率的手段。新型机械设备的应用与跨行业设备的组合,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加拿大钾肥公司董事长龚家龙介绍,预计未来3年,加拿大钾肥公司和合作伙伴将共同投资20亿美元,建设年产量达300万吨的钾肥工厂。




  卓创资讯资深分析师李峰在会上发布了《2019~2020年中国钾肥出口形势分析及发展预测》。据统计,我国钾肥产能扩张、供应量过剩,截至2018年,国内钾肥过剩产量达到693万吨,相当于一年的进口量。李峰认为,钾肥出口有利于产能转移、平衡国内供需矛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全球钾肥供应过剩,潜在需求持续缓增,竞价现象凸显。未来2~3年,全球钾肥新增产能将会逐步释放,根据钾肥装置建设与生产周期推算,预计2020~2021年,全球钾肥供应过剩压力或将再次爆发,价格下滑成为大概率事件。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