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化工资讯

 推荐产品

 化工资讯

安泽县兰村:连翘叶茶打开村民致富新大门
2020-10-12

  每年春天,安泽县的沟峁梁坡就被漫山遍野的野生连翘花“染”成了金色的海洋。




  因盛产连翘,过去老百姓每年七八月都会进山采摘连翘果,卖做药材贴补家用。这几年,安泽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里以药茶为重点,全力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的号召,大力发展以安泽连翘叶为主的药茶产业,让老百姓不仅采摘连翘果,而且还靠采摘连翘叶拓宽了致富路。8月20日,记者在冀氏镇兰村,见到村民任玉叶,她喜笑颜开地说:“今年光采摘连翘叶就已经赚了2000元了。”




  据了解,今年以来,安泽县委、县政府利用“安泽连翘”这一金字招牌,延长药茶产业链,鼓励号召全民参与,逐渐形成了“家家育连翘、人人会炒茶、户户做药茶”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让150余万亩野生连翘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动力”。




  从个人脱贫到企业带富




  兰村坐落在安泽县城南部10公里处,是冀氏镇的北大门。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52户1456人,耕地面积3182亩,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9人,现已全部脱贫。




  任玉叶过去是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是村里自主脱贫、勤劳致富的典型。走进她家,墙上贴着一个醒目的二维码,记者拿起手机一扫,任玉叶的信息便完整地呈现出来。兰村党支部书记娄雁楠介绍说,这是安泽县脱贫攻坚的一大特色,也是县里打造智慧安泽的一个缩影,就是通过建立一个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来实现脱贫攻坚“一码清”,一户一个二维码,扫码便可对村户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享受过的政策及干部帮扶情况一目了然。




  任玉叶家是因病因学致贫,丈夫在2004年患上脑瘤,当时大女儿八岁,小儿子才三岁,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为了给丈夫看病,任玉叶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丈夫还是在四年后撒手人寰。“当时真是人财两空,不知道这日子该咋过下去?”回忆起那段苦不堪言的岁月,任玉叶眼中噙满泪水,“可两个孩子还小,我不能也倒下去,为了他们我也得坚强地活呀。”任玉叶独自耕种着家里的11亩玉米田,勉强维持着家庭生计,供两个孩子上学。




  兰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过去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年来该村鼓励群众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有机蔬菜、油用牡丹种植和笨鸡养殖产业,通过“政府补贴+消费扶贫”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2014年,任玉叶被村里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里的帮扶下,任玉叶除种植玉米外,还养殖笨鸡50只,种植连翘3亩,收入逐年增加,并在2016年顺利脱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村里的能人陈留明紧抓安泽连翘产量高、质量高的优势,注册成立禾清源茶叶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连翘茶的研发和生产。该公司与120余户农民签订采叶用工协议,以“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带动周边群众采叶出售,年人均增收2100元。陈留明说:“最多的时候一天上山的有五六百人,其中三分之一是贫困户。”




  近年来,禾清源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当地资源,建立起特色茶园基地。以“绿色、健康、天然、养生”为理念,推出红、绿、黑三款连翘茶,并研制出了连翘茶的饮用标准,带动全县农民参与连翘产业和连翘药茶的发展。




  禾清源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现已被列入临汾“511”工程,成为全市打造的五个药茶企业之一、十个药茶基地之一,其品牌“荀翘”也成为全市十个药茶品牌之一。




  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安泽县素有“大药场”之称,全县林木覆盖率达67.2%,中药材达700余种,其中野生连翘150余万亩,年产量4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享有“世界连翘在中国,中国连翘数安泽”的美誉。




  “优质丰富的连翘资源为安泽药茶发展创造了先天条件,但过去老百姓的收益只来源于采摘连翘果,通过卖给药材商获利,这部分收入很少。”安泽县政协主席高成锁说。




  守着丰富的连翘资源,如何让老百姓获取更多收益?近年来,该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以药茶为重点,全力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的号召,大力发展以安泽连翘为主的药茶产业,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大连翘种植规模,在连翘零星分布地区累计完成10万亩连翘加密。同时,鼓励农民自发种植。兰村紧跟县委县政府发展连翘药茶产业的思路,有序推进连翘产业发展,2018年村集体流转土地10亩,建起连翘育苗基地,2019年收入10.1万元。在村集体的带动下,村民也栽植连翘100余亩。“兰村今年准备再流转土地10亩,把连翘育苗基地扩大到20亩。”娄雁南说。据了解,目前该县共有1000余农户发展连翘规范化种植,栽植面积达到9500亩。




  今年7月20日,安泽县举行了药茶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从专业化、科学化的角度为安泽把脉支招,推动安泽药茶向精细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安泽县委书记廉海平表示,发展好以连翘为主的药茶产业,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是深入践行省委书记楼阳生“打响‘山西药茶’品牌”指示的具体行动,更是全力推动安泽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按照精细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路径,禾清源茶叶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对企业制度、生产环境、生产加工工艺、品牌效益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打造了四大系列15款新品,准备让公司的连翘叶茶走到家家户户的“养生杯”里去。




  陈留明告诉记者,他们明年计划全面进驻安泽县经济开发区,集中力量打造生态药茶企业,并成立安泽县药茶协会,在每个村建设一个村办茶企,培训老百姓采茶、制茶技术,培育庭院经济,签订制茶合同、代销合同,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让家家户户有一技之长




  在安泽县的公路两旁,每隔一段就矗立着一块“斗茶”的广告牌,很是醒目。据了解,7月31日,安泽县刚刚举办了第四场斗茶擂台赛,“斗茶”是今年安泽县的一大“热词”。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药茶产业的发展,破解该县制茶技术、制茶人员相对匮乏的难题,也为百姓开辟更为广阔的致富门路,安泽县委县政府提出每年投资100万元用于全民斗茶比赛的办法,以全年为一个赛季,每赛季为20场,每十天一场,每场比赛奖金5万元,让群众在“斗中学”,在“学中斗”,在全县上下营造出采连翘叶、炒连翘茶、斗连翘茶、卖连翘茶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为了给群众创造炒茶条件,该县投资100余万元,专门奔赴云南购置400口茶叶炒锅,100个电焙炉,2000个竹筛等制茶专用设备,现已全部配送至各乡镇。不仅如此,该县还开设炒茶制茶培训班,聘请福建、云南等地的炒茶专家,对基层干部和炒茶骨干进行为期三天的集训,让他们成为炒茶制茶带头人。同时,组成药茶制茶“轻骑兵”,下乡、下村、下田间地头,对连翘叶炒制工序和要点进行现场培训,使765名群众及贫困人员掌握手工炒茶技能,成为手工炒茶能手。




  娄雁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带动下,兰村党支部引导群众共开展炒茶制茶培训15次,全村参加炒茶制茶培训的村民达到300余人次。在全县炒茶比赛中,兰村先后派出炒茶团队3支12人次,其中四人还参加了个人比赛。




  斗茶斗出了技艺,斗茶也斗来了效益。据悉,今年第四场斗茶擂台的金冠茶王,现场炒制的100克茶叶,被拍出了800元的高价。金冠茶王还当场拿到了3000元的高额奖金。




  “由于县里连翘茶产业发展得好,不少外出务工的老百姓也选择返乡制茶。”陈留明说,原先要从南方请制茶师傅回来,花费很高。如今,本地制茶师傅越来越多,对本土制茶企业来说益处颇多。通过制茶培训,老百姓炒茶技术逐步提高,自己在家里面就可以炒茶。企业对炒制好的茶叶进行等级评判、收购,从而使连翘茶这一产业链更加完善。




  “如今,连翘茶已成为安泽的一张名片。”安泽县副县长刘合生称,“家家种连翘,人人学制茶,户户炒茶叶”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正逐渐形成,150余万亩连翘将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县委书记廉海平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为了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有了一技之长,就能拓宽致富门路,助推群众稳定增收。”




  随着该县农业实用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手工技能等培训的全面深入开展,安泽药茶已成为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文旅茶融合的新载体。

上一条        下一条
上海丹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