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说‘戏台小天地、人间大戏台’,干中医药事业无外乎也是这样。要有‘舞台’,就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演员’,就是中医药人才;还要有‘剧本’,就是规划和制度。希望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好建议咨询作用,推动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迈向新的台阶,建设具有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月24日,在科技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暨中药资源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上,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对实验室发展寄予殷切希望。
会上,多名中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聚焦道地药材领域研究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重点问题展开探讨,为实验室“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聚焦种植难:生态种植是关键
2013年7月,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由科技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批准筹建,并于2016年7月正式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验收工作。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实验室在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及可持续利用、道地药材数量特征及品质特异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国医大师金世元表示:“道地药材是中药的质量基础,依法炮制是疗效核心,这两项必须要重视起来。道地药材是从历史中形成的,有古籍云,‘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因此一定要甄别品种产地、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做好生态种植,让道地药材用之有据。”
“中药的种植不同于大宗农产品,目前生产环节总体处于较为分散的阶段,实验室要结合中药材品种和药典标准,整理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标准化技术,进一步树立道地药材的标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调研员杜建斌认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介绍,实验室在工作中提出了“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高水绿”的宣言,道地药材的种植讲究“天地人药合一”,要调查清楚它的原始生长环境,进行生态种植,进一步避免“大田、大肥、大水”带来的种种弊端。
“在云南,很多农民依靠种植中药材富起来,中药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无疑非常有利。希望实验室能通过对道地药材大数据的分析实现对农民种植的指导。此外,在人工栽培的情况下,种源退化的现象难以避免,实验室应加强对道地药材种源遗传方面的研究,助力乡村振兴。”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表示。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屠鹏飞认为,道地药材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提升生产质量。“如何引导农民进行道地药材的生态种植?不仅实验室要证明人工种植条件下的药品质量优于野生,还要实现优质优价,这样才能发动农民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实验室着眼于整个产业链条,利用高科技手段将资源普查的大数据运用起来,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把好质量关:多学科合力“祛顽疴”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医药领域蕴含了很多先进的科学理念,比如道地药材就集中了品种选育、生态环境和药用植物之间的遗传调控等相互作用,这些都是植物分子生物学近些年来才接触到的前沿研究领域,而中医药已经应用了几千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提出,需要集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各学科的力量攻克中医药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挖掘其科学内涵。
“国家药监局高度关注中医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从药材到饮片再到中药和中成药的质量保障。因此,我建议实验室加快完善中药的质量追溯体系,让老百姓拿到药物时清楚药从哪里来。同时,实验室还应通过大数据、生物学等手段建立道地药材的评价体系,为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提供科技支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中药改革专班成员林志健表示。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张卫东提出,要着眼人民健康的需求,对道地药材栽培开展更多尝试,如探索通过种子培育、基因标记手段去除一些中药中有毒的成分,从而使药材更好地发挥药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顾红雅表示,中药研究可以借鉴农作物的研究思路,比如目前发现逆境栽培能够得到质量更好的中药材,那便可以选择一两个物种先作为模式生物,再集中精力对植物的遗传和代谢进行研究,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争取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要打通中药标准化种植到临床使用的最后一公里。”全军中医药研究所研究员肖小河认为,“最后一公里”指的就是中药的调剂工作,从田间到临床,道地药材的使用不能缺少这“临门一脚”,因此制定相关的标准很重要,实验室要对调剂的量化标准、检测时间等进行研究完善。(李芮)